2023最美家庭好媳妇(合集)【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最美家庭好媳妇(合集)【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3最美家庭好媳妇(合集)【优秀范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美家庭好媳妇篇一

平凡生活平常事

点滴之处尽孝心

每到节假日,宾阳社区居民就能看到张书文老人脸上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也会习惯的问一句‚今天孩子们都回来了?‛。老人也会自豪的说‚嗯,都回来了,又是两桌‛紧接着又会羡慕的‚说您真好福气‛。‚嗯,还行,孩子们都孝顺‛老人又会毫不谦虚的回应着。看到这些,人们不禁会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孩子们又是怎样做的,使得张书文老人如此满足、幸福。

张书文老人今年73岁,居住在宾阳社区12号楼,老人这多半生经历非常坎坷,她有两次婚姻,与前夫孕育了一儿三女,本来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还是幸福的,谁知,四十三岁那年前夫患肝癌离开人世,经人介绍,张书文来到宾阳社区与张广元结为夫妻,张广元也是个苦命的人,同样妻子病逝留下一儿三女,同样的命运,同样的家庭背景,两个不幸的家庭怎样才能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呢。张书文作为这个特殊家庭的妻子和母亲,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时除了丈夫这边两个最小的孩子还在上学,其他几个孩子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为了将全家的心守在一起,张守文和丈夫商量,各自做自己子女的工作要求孩子将工资交道张书文手上统一安排,由于当时工资水平都不高,孩子考虑到自己也快成家了,既然新爸爸和新妈妈答应帮助成家立业,也就同意了张

1书文的意见。说实在的,孩子交钱容易,张书文管起钱来可就难了,自己没有工作,两个上学的孩子的花费一点都不能省,四个大点的孩子都二十四五了结婚生孩子那样缺了钱也不行。为此,张书文只有精打细算,孩子的工资收到手后,一笔一笔的记在本上,丈夫的工资下来后,有一分三份,两个孩子的学杂费一点不能动,生活费尽可能的少,多少还留一部分做机动,日子就在这样一分一哩的算计中过着,开始大孩子也因为上交工资,饭桌过于清淡埋怨各自的继父继母,张书文就和丈夫一起做个自孩子的工作,给孩子算收入算支出,说的孩子也认可了父母的安排。时间过得很快,孩子该结婚了,张书文和丈夫一起,把孩子当初交的工资又如数交还给孩子,嘱咐他们置办结婚用品,同时又用当初留出的那份机动钱办了婚宴,直到这时,孩子们才真正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对张书文也做到了心服口服。张书文在丈夫和邻居眼里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好媳妇。

日月如梭,孩子结婚生子后,张书文老人又以自己不用上班为理由,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任务,大家都知道,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带孩子可不是简单的工作,除了大女儿外嫁到顺义外,其他五个孩子都在身边成的家,孩子相差没有几岁,不幸的是丈夫张广元这时又得了脑血栓。

两个孩子上学自己的四个孩子三个女儿六个孩子的母亲夫妻

于凤英,鼓楼街道宾阳社区居民。1995年于爱人姜立生

结婚当年年生育一女李博林,婚后近20年与婆母朝夕相处,从没因家庭琐事红过脸,相处非常融洽,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付秀奇爱人家有姐弟五个,爱人排行老小,公公去世早,结婚后,婆婆一直和他们一起居住、生活。人们常说:‚和老人一起住,不方便,麻烦。况且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铁勺和锅,生活中,哪有铁勺不碰锅沿儿的。‛但付秀奇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只有铁勺和锅美好的摩擦、碰撞,才能炒出美味的菜肴。两好并一好,那是好上加好。只要真心实意善待老人,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付秀奇的婆婆今年81岁,虽然没有文化,但老人性格开朗,善解人意。记得有一次,老人生病了,不能做饭(因为平时上班工作忙,老人体谅孩子辛苦,都提前做好饭,等孩子回家吃),付秀奇一看挺着急。想起别人说生病吃软和一点的疙瘩汤好,就用心做了一盆,结果厨艺不佳,疙瘩硬了,尽管老人牙不好,还是吃了一大碗。当付秀奇问老人‘好吃不’时,老人笑着说:好吃,就是硬点。付秀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她开始细心和老人学习厨艺,了解掌握老人的用餐习惯、咸淡、嗜好。现在他也会做很多拿手好菜,家里来客人都说她做的菜好吃。付秀奇这时却会谦虚的说:这都是我婆婆的功劳。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付秀奇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和谐的大家庭里,父慈母孝,兄弟姐妹相处融洽,耳濡目染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感染,为她婚后近

20年与婆家亲朋好友的和睦相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婆婆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老人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患有30多年的关节炎,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导致腿部变形。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在饮食起居方面,付秀奇多加注意,以婆婆为中心,尽量调剂着吃,争取多做豆制品、骨头汤、鲜奶等补充钙质的食物,经常陪老人一起遛弯、晒太阳。每周给老人洗一次澡,定期给她剪指甲。特别是婆婆的脚趾甲,刚开始付秀奇不知道,一次,时间长一点没剪,结果指甲长到肉里,脚趾都红了,经过消炎处理才好。付秀奇看到后非常心疼,后来她就每周都主动给婆婆修剪指甲。每天听天气预报已成为付秀奇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当天气变化的时候,她就会提醒婆婆增减衣服,并嘱咐老人要多加注意。

记得91年付秀奇刚结婚的时候,作为普通职工,他和爱人的收入都不多,两个人一个月不足200元钱,但是听说喝椰岛鹿龟酒能治腿痛,100多一瓶,付秀奇就在生活上精打细算,节省下钱给婆婆买椰岛鹿龟酒喝。喝了一段时间,老人的腿有了明显好转,才停止购买。2007年,付秀奇当听到婆婆只言片语磨叨,有一种理疗仪能缓解疼痛,但是要花4000多块钱。付秀奇就偷偷的多方打听,对该产品进行详细了解后,给老人买了一台理疗仪,还给她上了一‚课‛。告诉她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说:健康是最重要的,只要身体好比什么都强,不要舍不得花钱,有必要花钱也值得。付秀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老人的信任。

作为儿媳,付秀奇非常理解婆婆为这个家付出的很多,现在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所以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她都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了解老人的意愿和牵挂,每当有什么事情时,都想尽办法,帮老人耐心开解,让她开心。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叨或发火,这时付秀奇就采取不说话,让老人先发泄发泄,等事情过后,再和她了解情况进行安慰和劝解。老人阅历丰富,家里有什么事,付秀奇都和婆婆商量着办,她同意了才会去做。让老人觉得她不是多余的,在这个家很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需要拆迁,婆婆故土难离,不愿意走,心里很着急。付秀奇知道她心情烦闷,就陪她看电视,主要看密云新闻,了解城市拆迁的政策,发展方向,侧面说说拆迁的好处多,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影响发展,经过劝解,婆婆最终同意搬走。现在她见人就会说,还是我儿媳妇好,看现在的楼房住着多干净、舒服,如果没有她,我还在老地方窝着呢。

老人亲友多,迎来送往也就自然多一些,付秀奇和婆婆在一起居住,就尽自己的努力,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婆婆的生日,每年付秀奇都细心的记着,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逢年过节,就组织婆家的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及孩子们相聚一堂,共度佳节,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家庭的温馨,品味生活的美好,享受天伦之乐。

生活本来就是由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只要把点滴做好,把老人生活的细节照顾好,平常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快乐,很精彩。

婆婆对外经常说我这儿媳妇就是我的老闺女。有一次,付秀奇陪着婆婆到医院去看病,输液的时候,他和老人有说有笑,唠着家常,一会儿问老人‚您渴不?‛一会儿又问‚疼好点没?‛。旁边的一位病友问婆婆:‚老太太,这是您什么人?‛婆婆笑着说‚这是我‘老闺女’‛。那位病友说‚我说呢,儿媳妇不能这样。‛婆婆又自豪的说‚这也是我儿媳妇‛。那个人不好意思的看了付秀奇一眼,说‚真不赖‛。

我们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赡养老人也为子女作一面镜子。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付秀奇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着她的女儿,孩子从小就知道要照顾奶奶,有好吃的先让奶奶吃,奶奶起座时扶一把,逢年过节给奶奶送上点小礼物等等。

我们相信爱心可以传递,孝心一样可以传递,通过付秀奇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给周围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做出一个好榜样,让大家传承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2010年5月,付秀奇经宾阳社区推荐获得了北京市‚孝星”称号, 宾阳社区也以此为契机,掀起了向付秀奇学习,广泛开展助老敬老活动。

2010年5月

最美家庭好媳妇篇二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5篇

【篇一】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拥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爱人、我、一个活泼懂事的儿子、还有公公、婆婆。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具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十多年来,我和老公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公创业,儿子懂事好学,公公婆婆勤劳善良,受到了邻居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孝顺和勤劳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关心体贴老公,为了让老公能安心工作,平日里我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同时协助老公管理业务。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我倍感欣慰。孝敬老人长辈是家和谐的重要因素,对于家里的老人长辈都能尽责尽孝,每当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我就是如同吃了蜜糠一样和甜。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我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说起儿子,是我和老公的最好的骄傲,儿子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特别是在前四年,公公得了结肠癌,那时候花了十多万才挽回公公的生命,就在那时候儿子把所有的压岁

钱都拿出来了,他用红包还包了很好,总共有三千多元,儿子找我说,妈妈这钱拿去给爷爷治病,爷爷的病重要,就在那时我的眼泪都出来了,看到孩子如此孝顺,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邻居们一致称赞和好评孩子。

想要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离不开左邻右舍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相处上,我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我们家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篇二】

她用孝爱之心撑起家的蓝天

明孝道,知感恩

**村是模范苏区、将军之乡——**镇的一个偏远小村,在这里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文化不高,识字不多,多年来却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公公、婆婆、兄弟、侄子,她用善良、孝顺、勤劳和坚韧诠释了中华儿女孝老爱亲的传统品德,她,就是**。

**,1974年8月14日出生,**年从**镇**村嫁到**村梨子岭,丈夫**。结婚时夫家条件不好,家徒四壁,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只有一间破败的泥瓦房子。丈夫**有三兄弟,在家中排行最小,由于

家庭贫困没念多少书,文化也不高,没有固定工作,只是做做泥水匠,靠辛勤劳动赚钱,收入不高。由于兄弟多,**夫妇和兄弟们早年分家,各自带着子女过自己的生活。

作为儿媳,**常常对人说:“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大家都会慢慢变老,都要做老人,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这样做是为后辈做个榜样,我们老了,儿女们才能跟着孝敬我们”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的公公婆婆长期患病,需要家人服侍,长期以来,哪怕是外出劳作再晚回来,再累感觉,也要为老人换洗衣物,擦洗身子,让老人干净舒服。公公范顺华年纪大,是一个肢体残疾人,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连上个台阶也力不从心,生活几乎无法自理,完全靠**和丈夫照料起居,**煮饭、喂饭,帮忙换洗衣物,直至公公去世前一天还帮他擦洗身体。**年9月,老人面带微笑安祥地离世而去,临终前老人感慨地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前世修来的福”。婆婆詹来金今年86岁,长期患高血压和支气管炎病,身体不好,年老多病,而且脾气又不好,动不动就和家人生气、骂人,不吃不喝,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婆婆,顺着她,陪着她,让她能吃、能喝、能乐,有时被婆婆无缘无故的数落而受委屈,但她都是笑脸相

迎,没说过婆婆半句闲话。**说,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还要让老人心情好,这比什么都重要。都说媳妇难做,可**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道”的真谛,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对待老人和和气气,对待家人从无怨言,使家庭和和睦睦,她的所作所为是平凡普通的,但在平凡普通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百善之首、以孝为先的美德。

明孝道,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孝道为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儿女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和兄弟,而家康

**是家里最小的儿媳妇,原本打算和丈夫踏踏实实打工赚钱,盖房子,过好日子,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两个兄弟的家庭连续不断发生变故,一大家子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身上。

**年,大哥范富禄智力有些障碍,因夫妻感情不和与妻子离婚,留下一个年小的侄儿范福贵,范富禄做点零散小工,根本不够维持自身的生活,更谈不上抚养儿子,**二话不说和丈夫把大哥和侄儿带在身边,二家合并一家一起生活,一直帮扶侄儿读书,侄儿没有考取高中就送去学手艺,能自食其力,如今已长大成人,已成家立业,生有一儿一女。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二哥又不幸发生车祸离世,二嫂改嫁他乡,又留下一个年幼的侄儿范国翔无人照看,她还是二话不说带在身边和自己的一对儿女一起生活,读书,把小侄子从幼儿园一直扶持到莆田湄洲湾大学毕业,每年都承担着近两万余元的学杂费、生活费,三个家庭的重担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全部压在**夫妻身上,但**从不说半句怨言,只是更加勤劳,更加节省,默默无闻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把两个侄子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女一样教育为人和扶持读书,再苦再累也要让他们接受文化知识。

在70年代初期,**嫁到**父辈建有泥瓦房一栋,兄弟众多,多年失修,以至倒塌无处居住,只好借住在村部小学旧房,一住就是7年,从**年到**年,**始终坦然面对生活,没有怨天尤人,没对丈夫发过脾气,而尽自己的责任和善良,尽力维持好家庭,给邻里乡亲留下了感人的故事。

如今已把两个侄儿扶养成人,但自己的一对儿女又正接受教育知识的黄金年龄,大女儿就读**县二中高三,二儿子就读**中学初二,每年姐弟俩就生活费用将近两万余元,但**和丈夫从不谈起生活的压力和经济的拮据,尽父母之责,全力抚养子女。在夜深人静之际,夫妻俩每每谈起生活,丈夫常常感叹命运的多舛,**倒过来细言轻语和丈夫说,我们不放弃,我们要努力,只要我们身体好,家庭和和气

气就一定能熬过去,儿女渐渐长大,乖巧懂事,我们的明天充满希望,此时丈夫笑了笑说:老婆你真好,谢谢你,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

生活的压力并没有压垮他们,经过夫妻不断努力,省吃俭用,勤勤恳恳,和亲朋好友的支持终于在**年盖起了二层砖混房,告别了借居生活,迎来了春天,一家人在搬进新家的当天晚上,激动的整夜未眠,说:真不相信自己也能住上新房。

睦邻里,乐助人

**自从嫁进夫家,从未与邻里乡亲红过脸,吵过架,更不用说闹过矛盾,就是心受委屈也要面带微笑与邻里和睦相处,尽自己最大的宽容和能力帮助别人,只要邻里乡村需要帮忙,不问什么,随叫随到,有村民农忙时节忙不过来,**会前去帮忙,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叫上她,她都会热心地去帮忙,乡亲们都说:“**真是个好人”。

她孝敬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村的群众,她在逆境中默默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受到大家好评,在村民眼里她是有口皆碑的好人,在丈夫心中她是勤俭持家的好妻子,在公公婆婆眼里她是孝顺的好儿媳。

**一个平凡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多年来,她任劳任怨地孝敬老人、抚养孩子,勤勤恳恳地重建家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微笑面对,无怨无悔,永不言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把孝老爱亲在平凡而又平淡的点点滴滴生活中最大限度的传承下去,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去照亮更多的家庭。

【篇三】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提起村民**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和谐幸福之家。**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个10岁的儿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心善德美,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热爱家乡、积极行善、团结邻里

**,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小村庄,郁郁葱葱的百年古樟群是那么有活力,弯弯曲曲的河水是那么清澈。每天傍晚,走进**散步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说这边环境好,特别是去年装了路灯之后,大家出行更加方便、更加安全了。说起这20多盏路灯,村民都说得感谢**几个人。因为这些路灯是**和几个在外创业的**人共同出资安装的。亮化了村庄,**又开始了对环境的整治。春节期间,乡亲们都在家,**发出倡议,组织村民开展义务劳动,清扫道路,清理水沟……大家齐心协力,**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眼里,**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村民都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谁有困难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同村的毛阿才受伤瘫痪在家,这个家的处境甚是困难,**很是关心。他向其他人倡议,对毛阿才进

行帮助,并多次向政府提议,希望更多人和他一起关心和帮助这个家庭。他常说:“一个人自己家乡都不热爱,谈什么爱国?”他也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小”事践行着她的爱家乡行动。他的这些“小事”渐渐的温暖着村民的心。如今,在他的感染下,**村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民风不断改善,村民团结如兄弟姐妹。

孝亲爱子、夫妻互助、家庭和谐

**的爷爷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八岁高龄,老人的衣、食、住、行都让**家人牵挂和关心。他们深知: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尽管夫妻两人工作忙,但对二老的孝心从未减少过一点。他们惦记着老人的生日、关心老人的身体。有好吃的,他们首先给老人送去;天冷了,及时地给老人添衣加被,每年都会为爷爷奶奶添置新衣。只要是爷爷奶奶的事,无论是大事小事,他都仔细细心地对待。他对二老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致。

**年12月,**母亲突发脑溢血,病情十分严重,**主动挑起重担,跑前跑后,联系省里专家,筹备医药费,安排治疗事宜,和妻子轮流“值夜班”……两夫妻忙前忙后,整整忙了一个多月。即使两夫妻身心俱疲,瘦了一圈,但他们不仅没有半句怨言,还笑着安慰母亲:“妈妈,您不用担心,就是之前您太辛苦了,现在您就好好休息,是您享福的时候了。”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母亲恢复了健康。

俗语云:“十对婆媳九不和”,都说婆媳关系最难处,然而10多年来,在**家里,婆媳之间没有斗过一句嘴,没有红过一次脸。婆媳二人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散步,融洽得像母女。**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收入,家庭的开支全由小夫妻俩支出,他们从无怨言。他们不仅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还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旅游是比较奢侈的事,但**知道父亲爱好,夫妻俩人就妥善地安排父母去北京、海南等地旅游,有空的时候,小夫妻俩还会陪同着老人去。现在,老两口逢人就说:“有这样的儿子、儿媳,我们感到太幸福太知足了。”

牵手相伴11个春夏秋冬,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互相理解、支持,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简单平凡却和谐幸福的深刻内涵。**年4月荣获**市“十佳”平安家庭荣誉称号。

简单的生活最美,和谐的生活最幸福!这就是****一家简单和谐幸福的家庭故事。

【篇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干县神政桥乡青年干部**,把这首诗当做座右铭。13年来,她每天端屎端尿、洗澡擦身,把长年

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当亲生母亲一样侍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领导同事、街坊四邻的交口称赞。

**年,21岁的**带着女孩般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刚结婚时,她已经知道婆婆患有轻度精神病,但她却有着一颗纯朴善良的心“谁没有父母呢,婆婆不能自理,只是添一双碗筷而已。”没过多久,**才发现了婆婆病情的严重性:婆婆大部分时间记忆失常,神情呆滞,思维糊涂,行为怪异。常趁人不注意,将剪子、菜刀、绳子、碗筷之类的东西藏起来,把拖把解开,或用一些小东西插在家里电器开关里,造成电路短,或用水洗电视机等。更糟糕的是,婆婆白天大部分时间不定时的睡觉,晚上总是在家里走来走去,摆弄家中的东西发出很大的响动,或开灯,开水龙头,甚至随意敲门,闯入房间。

由于丈夫只有兄弟俩人,哥嫂有实际困难无法照料老人,因而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夫妇肩上。看着婆婆病情如此严重,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陪婆婆说说话,期待能唤醒婆婆的记忆。她还和丈夫一块四处求医问药,期待能够治好婆婆的病。但结果却十分令人失望,不但没查出病因,而且吃了药后还产生副作用。**只好暂时放弃治疗的想法,从此一心一意、无怨无悔地照顾好婆婆。每天做好饭,她盛好第一碗饭端给婆婆;平日里,经常买婆婆喜欢吃的零食;冬天天气好时,和丈夫一起牵着婆婆下楼晒晒太阳;婆婆有时有些大小便失禁,常常把尿屎拉到身上,她和丈夫特意买老年人用尿不湿给老人用。有时到外边办事,她就把婆婆安置好在房里,还给她准备了一个小便桶。结果,婆婆把尿洒得满屋都是,有时好好的被子都被她撕成好几段,棉絮这里一堆,那里一团,这让房间里充满不堪忍受的异味,一般人稍微一闻就会呕吐,但她却从来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整理、收拾房子,把撕碎的被子重新换条新的;还为婆婆擦洗好,拿干净的衣服给婆婆换下。为照顾患病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同样身体不好的父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俗话说:滴水穿顽石,爱心化甘霖。**十三年如一日为婆婆洗澡、梳头、捶背、剪指甲、聊天,精心侍侯婆婆。婆婆因患病时间长,不管明白还是糊涂时,都不太认人。**清楚地记得,女儿两个月大时,躺在婴儿车内,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哭的很可怜。婆婆从卫生间走出来,不但不抱,反而漠然地从女儿小小的身躯上跨过去。看到此情此景,**默默流泪了,心中有说不出的无奈和委屈。还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早晨,一家人准备到哥哥家吃团圆饭。一大早家人吃好面条,只等婆婆吃好后出发。可老人吃了近一小时,碗中还剩了一些面汤,端在手中,在客厅踱来踱去,总是不吃。**就接过婆婆的碗,准备将剩面

汤倒掉好洗碗。没想到婆婆紧随在后,突然间抄起卫生间的拖把,劈头盖脸地向**打来,嘴里还嘟噜着:“让你浪费,让你浪费!”哥哥赶紧上前抓住并说:“妈,您干什么!”她的腰部已重重的挨了一棍,委屈之泪夺眶而出。但她掩饰着,尽力平静地说:“没关系,妈误以为我浪费粮食呢。”像这样的情形,**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种种无奈、委屈都放在心里,从来不向别人抱怨。特别是改行到乡镇工作后,她更是忙碌,有时在外忙完后,还得拖着疲惫的身躯为老人准备饭菜。有人曾经问她为什么对婆婆这么好,她只是笑着说:“谁都会老。孩子孝顺老人是应该的。”

**不但把精力放在照料婆婆的身上,还十分爱丈夫、爱女儿,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她默默地承担起全部家务,用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韧性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爱心呵护家庭每一个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小家庭。她的丈夫先后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女儿乖巧懂事,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一,成绩一直前茅,家里墙上挂满了省、市、县各级竞赛奖状和荣誉证书。她在执教的12年间勤奋工作,恪尽职守,爱生如子。她所任教的学科每年成绩优异,辅导学生多次获省、市奖项,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体”,她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深得学校领导和同事认可。**年到乡镇工作后,她更是一心扎根农村工作,各项本职工作都完成的很出色。除此之外她还十分注重大家族的和谐,呵护关爱着家族的其他成员,丈夫的哥哥因嫂子在外,一人独自在家、孤独寂寞。她热情的让哥哥在自家一起生活了四五年,一家人其乐融融。

百善孝为先,多年孝老情。**无微不至侍奉着病重的婆婆,用如水般平静地孝心践行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千古名言,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篇五】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

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

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篇一】

在苦难中追求“幸福梦”的坚强女人

**,女,现年58岁,**县**镇**村**村民,一家七口幸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婆婆已**岁高寿,丈夫在家务农,大儿在外务工,儿媳和孙子在家,小儿现已大学毕业在外打工,虽说清淡平常,倒也温馨和美。本应儿孙绕身、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时,不料一连串的不幸却降临到这位干练、贤惠、坚强的农村妇女头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对于**来说突然远去。

1988年冬的一天,婆婆因年事已高,加之严冬路滑,不幸滑倒,摔坏了骨盆,大腿也骨折。她不怕脏、不怕累、喂吃喂喝,在她的细

心侍候下,婆婆身体虽然恢复很快,但终因年龄大、医疗设施有限而落下后遗症,常年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她偏要争口气,天天为婆婆端吃端喝、擦洗身体、翻身、按摩,几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料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现已能被搀扶着出门晒太阳了。

这样的苦日子没过多久,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大儿媳结婚没两年得了红斑狼疮病,整天靠药物维持,自顾自都难,还生个孙子要哺育。大儿子看到家里负担重,开销又大,无奈在外拼命打工赚钱养家。家里**是厦房照顾婆婆,上房照顾儿媳、孙子,整天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地跑。每天除了干家务、农活外,就是照顾老人吃喝拉撒、给家人洗衣做饭、抚养孙子,晚上睡前必到老人炕前看看、问问:“炕热不热、冷不冷,还想吃点什么,还要不要啥”。多年来从不叫苦叫累,但凡到过她家,老人见人就说:“我前辈子积下福,碰着个好媳妇,像我这把年纪的还有几个,不都死了,老的做不了啥还拖累娃们,要不是我媳妇好,我早见他大去了,坟上的草都长成树啦!”只要是熟悉她的人,一提到**,人人都竖大拇指,直夸她是个好媳妇、好婆婆。

但命运总是捉弄人,屋漏偏遇连阴雨。由于家里常年躺着两位病人要靠药物维持,同时又要为小儿子娶媳妇积攒费用,夫妻俩身心长

期超负荷运行,丈夫高余粮终于支撑不住,于**年患脑梗,经过治疗后仍行动不便、口齿不清,只能做一些轻活,她自己也劳累病倒,对这家人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人人都替她伤心、担心,但她一次次坚毅地站起,顽强地与命运抗衡。她常自言自语说:“我不能倒,我不能倒,倒了这家就真的塌了。”当人们与她聊起家常时,好多人说:“像你家这情况,放在我早就受不了了。”可她说:“再怎么样,人总是要活呀,日子总该要过的,看它还再能苦个啥样!现在虽苦些,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说着脸上洋溢着甜蜜和幸福的笑容,她对生话充满了信心和向往,梦想着一家人的生活会幸福起来。

在照料婆婆和儿媳孙子之外,一个妇道人还要养猪、养牛、养鸡,整天忙里忙外,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支撑着这个家。她家状况虽然艰苦,整天都操劳不完的,但她还挤用时间帮助邻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生活有困难,帮忙的人群里总少不了她的身影。

**孝敬老人、关爱儿女、团结邻里、勤劳致富、自强自立,以浓郁的家庭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诠释了“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精神。她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坚强的女人,面对种种生活的不幸,她以一颗坚强的心,依然在追求着普通农村妇女的家庭“幸福梦”。

【篇二】

今年**岁的**,是**县**镇上坪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提起她

三十一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热心伺候婆婆、精心照顾丈夫的感人事迹,金钱河畔十里八乡的乡亲无不交口称赞。

19**年**与丈夫**结婚,婚后育有4个女儿。**年10月,祸从天降,丈夫**在生产队农田基建时,不慎被石头打砸伤脊梁骨。从此,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四处借钱,求医问药,丈夫的病虽有好转,但一直干不了农活,千斤重担一下子全落在**的肩上,她不仅要下地干活解决一家人温饱问题,而且还要照顾有病的丈夫和70多岁的婆婆日常起居、求医问药,更要想法设法供应四个女儿读书。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柔弱的农村女人承受的艰难可想而知!然而为了维持生计,**却没倒下,她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打草垫攒钱,看到妻子如此幸苦,丈夫多次劝她放弃为他治病,而倔强的**却说:“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治好你的病;我一生不识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读书。”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渐渐好转。受母亲影响,三个女儿都很乖巧懂事、学习很努力,相继考上了中专、大学,这无疑给**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可天有不测风云,20**年,93岁的婆婆却因病瘫痪在床、丈夫又患上了胃溃疡、胆结石和糖尿病,一生饱受艰难、60余岁的**又一次陷入了艰难之中,既要为他们穿衣、喂药、做饭、洗衣,还要抽空下地干活。特别是在婆婆瘫痪在床3年里,一直都是由她一人端屎端尿、擦洗翻身,为了不使卧床的婆婆皮

肤溃烂,她天天更换床单,保持床上干净整洁,晚上还一直坚持陪着婆婆睡,直到将老人养老送终。婆婆走后,**依旧忙着为丈夫四处求医问药,精心照顾日常生活起居,家里的农活也从未落下。起初,看到她那样辛苦,也曾有“好心”人劝她改嫁,然而善良的**总这样说:“看到婆婆、丈夫那么可怜,一走了之,自己于心不忍,也良心不安,只要他们的病能治好,我苦点累点没什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年**先后被**镇党委、镇政府,中共**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好媳妇”、“**县第二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受到隆重表彰奖励,面对荣誉,她却淡然地说,她只是尽到了一个媳妇和妻子应尽的义务,她希望丈夫的病能早日康复,女儿们多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

【篇三】

在**镇**村,有这样一位女性,只要人们一提起,便无人不晓,并交口称赞,这就是龙眠河畔的**村新河组村民**.该家庭共有家庭人口八人,父母、两个儿子、孙子女三代同堂,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遵纪守法,相信科学,带头致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1、学法懂法、遵纪守法,道德行为良好.**作为一名普通的村民,对党组织对国家却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

线、方针、政策,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方面,带头遵照执行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教导子女们支持计划生育工作.2、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社会环境和谐.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良好家规与家风

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关心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和睦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能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更是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的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都视同己出,并经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礼让别人.3、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生活方式科学.在**的倡导下,全家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迷信活动,远离各种邪教组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遇到婚嫁丧事能做到移风易俗,一直主张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坚持勤俭持家.崇尚环保低碳生活,在生活中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攀比消费为耻,始终坚持合理安排,克勤克俭,把艰苦奋斗当成发家致富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持家生活的传家宝.在工作中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维护生态平衡,将生态环境道德和理念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宣传推广,带头宣传绿色环保理念,自觉维护环境.4、扶贫济困,热心帮教,社会责任感强

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爱还只是狭隘的,只有将爱延伸到亲朋邻里,甚至异地他乡,那才是大爱无疆.**同志一家人在**镇**村助人为乐是出了名的,谁家有困难,她只要知道,总是热情帮助别人解决,邻里闹纠纷,总是主动去帮助调解.在农村有不少年轻人双双外出打工,仅留下孩子和老人的家庭,经常出现她忙碌的身影,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和老人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年汶川地震大灾难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前,在当地政府组织的捐款活动中,**同志不仅自己积极参与捐款,而且号召子女们共同参与,先后累计捐款达两千多元.中国有句名言,“家和万事兴”,一个兴旺的家庭之所以兴旺,必定在于它是一个和睦的家庭,在共建和谐社会、构建和睦家庭的今天,**同志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一家一定会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美满.义县群众评选“好媳妇”

经过一个多月的海选、评审,义县“好媳妇”评选活动“赛程”过半。经筛选,20名“好媳妇”进入最后的角逐。

据义县妇联工作人员介绍,她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字活动,自去年12月中旬起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好媳妇”典型,通过群众参

与、单位推荐、个人申报,共海选出典型204名,有普通家庭妇女、军嫂、女企业家等,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26岁。通过事迹初评,100名进入第二轮,她们登台演讲,义县妇联与义县电视台组成评审小组,对选手们进行“口语表达、事迹材料、整体形象”三个方面的综合打分,依据分数高低排出前20名。

春节前后,这20名“好媳妇”的事迹将陆续拍成短片,于2月中旬搬上义县屏幕,群众将通过手机短信和声讯热线的形式投票,选出心目中的“好媳妇”。

好女人的先进事迹——“最美儿媳”黎仁琼孝老爱亲事迹

黎仁琼,女,汉族,现年59岁,广安区小井乡莲花村8组农民。她38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公公婆婆,丈夫病逝后,仍对前公婆不离不弃,即使改嫁也毅然带着公婆,用一个女人的坚强和爱心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真正内涵。

1974年,经人介绍,家住龙滩乡的黎仁琼和小井乡莲花村的李良平结为夫妻。从嫁到李家的第一天起,手脚麻利的黎仁琼把家里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抢着做重活、脏活,对公婆关怀备至,一家人过着艰苦而又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年,李良平突然被查出患有黄疸性肝炎。为了治好丈夫的病,黎仁琼四处求医问药,却因为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病情没有一丝好转。一个月后,丈夫撒手人寰。家里顶梁柱没了,面对年过花甲多病缠身的公婆、年仅15岁的女儿和10岁的儿子,以及治病欠下的一大笔债务,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婆婆张国碧双目失明多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连生火煮饭等一些简单的家务活都做不了。公公李学明的身体也不好,只能干点简单的家务活。孩子们都在上学,连每学期几块钱的学费都成问题。那段日子,是黎仁琼生活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不知多少个夜晚,黎仁琼只能在被窝里偷偷流泪。尽管如此,每天清晨六点过,她便早早起床煮饭、喂猪,照看老人和孩子,用柔弱的肩膀苦苦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周围的邻居都劝她,“仁琼啊,你一个人生活这么艰难,还是找个条件好的男人重新生活吧!”

黎仁琼犯难了,自己再婚了,公婆怎么办?大伯子哥家景不好,三个小姑子也已出嫁多年。黎仁琼明白,“要找也要找一个善良的人,不仅要对儿女好,还要对公婆好。丈夫走了,我绝不能对公婆不管不顾。”

因为能干、善良,不少人上门说媒,可她都没答应。“我要带着公婆再出嫁!”黎仁琼的善良感动了邻村的**。**人善良,做事踏实肯干,因为家境不好,错过了结婚的年龄。经过几次“考察”后,黎仁琼认可了这个少言少语的男人。可是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几次跟公婆商量,婆婆张国碧说,“仁琼啊,咱家人多,又欠账,担子重啊!

我们两个老的就不再连累你了,我们自己有儿女。”黎仁琼坚定地说,“爸妈,你们放心,我们不会亏待你们的。我们吃啥子,你们就吃啥子。”面对儿媳的诚恳,公婆原来拒绝的心慢慢融化。1992年,黎仁琼和**走到了一起。婚后,黎仁琼对丈夫**说,“两个老人失去儿子,本就非常伤心,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老人。”可背地里,不少人说她傻。“李良平还有一个哥和三个姐姐,你完全可以不管两个老的,怎么还带着公婆改嫁哦?”面对别人的闲言冷语,善良的黎仁琼选择了坚持。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给两位老人更好的生活,不让别人看笑话。

黎仁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屋里屋外忙个不停,但是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把老人放在第一位。为了让两位老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从穿衣吃饭到洗脸洗脚,甚至是剪脚趾甲,每一样事情她都伺候得妥妥当当,没有半句怨言。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黎仁琼想到老人胃口不好,总是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好吃的,尽量调剂好他们的饮食。每次上街,她都要买些老人爱吃的零食。有好吃的饭菜,也总是让老人先吃。有时家里改善伙食做些排骨、鱼,黎仁琼都先挑出骨头、鱼刺,把肉给老人吃。为了不浪费,她经常吃老人们吃剩下的饭菜,从不嫌弃。

**年,84岁高龄的婆婆身体越来越差,黎仁琼除干农活、做家

务外,随时陪在婆婆身边,专心负责老人起居饮食,细心为老人熬药喂药。尽管黎仁琼想尽千方百计侍奉老人,但婆婆还是于当年11月离开了人世。黎仁琼十分悲痛,拿出家里仅有的5000元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厚葬了婆婆。黎仁琼的举动赢得了众口赞誉。公公李学明说,“仁琼啊,能有你这样的儿媳妇,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啊!”邻居们也说,“黎仁琼改了嫁,还费心厚葬前婆婆,真了不起!”

**年2月的一个下午,公公李学明在三女儿家里突发脑溢血,当时黎仁琼正在地里干农活。得到消息,黎仁琼二话没说,跑到镇上找了一辆面包车,将公公送往镇医院。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终于将公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公公病重期间,黎仁琼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伺候老人输液吃药、喂水喂饭、接屎接尿。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很快恢复了健康,没有落下后遗症。现在公公已经84岁,每天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提起黎仁琼,邻居陈世英说,“黎仁琼是个善良的好女人,自己患有严重的胃病,但几十年来都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邻居杨艳芬同样满口称赞,“黎仁琼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有孝心、不怕吃苦的好人,现在她也是快满六十的人了,对老人仍然尽心尽力的照顾,我非常钦佩她”。

对于当初带着公婆改嫁这一选择,黎仁琼说,“我从来没有后悔

过。不管以后的生活如何,我都会尽力照顾好老人,让他安享晚年。”面对乡亲们的称赞,黎仁琼很谦逊。她说,“孝敬老人是后人该做的事情,我只不过尽了应尽之责,没啥大不了的。”

大爱无疆,孝心无垠。黎仁琼坚守着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不抛弃,不放弃,不言苦,不言累,38年悉心照料公婆,让孝老和爱亲成为不灭的明灯。带着公婆改嫁的“最美儿媳”——黎仁琼的事迹成为世纪伟人邓小平故里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被评为**年“**好人”。

【篇四】

**,女,1973年8月出生,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北新村人,是个自由职业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把这首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10多年来,她每天帮婆婆端屎端尿、洗澡擦身,无怨无悔地侍奉着这位长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街坊四邻的交口称赞。

**年,年仅21岁的**带着女孩般的纯真嫁进了这个家庭。结婚后不久,她的老公在一次意外中遭到了电击,手严重受伤,被判定为三级残疾。**的婆婆,张碎花,于**年中风后,行动不便,被判定为一级残疾。为了照顾好这位行动不便的婆婆,**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不说别的就单单让婆婆吃饭这件事就令她费了不少心神。日常侍候婆

婆的一些琐事她不怕,最让她害怕的就数让婆婆能按自己的心意好好吃饭。由于婆婆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时日久了心里难免就会产生焦躁的情绪。于是她就故意挑一些生活中发生的开心事说给婆婆听,哄她高兴,只有当婆婆心情好了,吃饭才会顺当点。否则稍有什么不如意,婆婆不是一声不吭地背过去脸不搭理她,就是干脆把饭菜抛洒一地,有时甚至把端给她的饭菜故意用胳膊一抡溅得**一身。每当发生这种情况,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把烂碗碎盘收拾起来,免得伤到人,再把溅洒开来的饭菜擦干净,都处理好后就重新给婆婆做饭。如此反复,婆婆看在眼里,也能体会到**的不容易,当她把重新做好的饭菜送到婆婆的面前时,婆婆就不再乱发脾气了,而是认真的把饭吃完了。看到生病的婆婆开始理解自己了,在饮食方面,她就显得更上心了,隔三差五的来点花样,让婆婆吃得高兴,也吃得顺心。婆婆的脸上也泛起了久违的笑容。除此之外,给行动不便的婆婆洗脸端盆本来也和让婆婆吃饭一样是她难以迈过的一道砍。但在她日复一日的为婆婆端水洗脸成了一种彼此间的习惯时,她也就觉得婆婆刚开始的不配合和无理取闹都显得无足轻重了,如今她把给婆婆洗脸端盆当成了自己每天要做的功课,心里总是想着要是自己多干点,侍候得婆婆好一点,那么丈夫的后顾之忧也就没有了。这么想着,心也就豁达了,烦恼也都随之而去了。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十多年来也就是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总是把婆婆的床铺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外人一走进婆婆的房内也不会闻到任何的异味,而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的婆婆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这也多亏了她的服侍周到。十年,短暂而又漫长的十年间,她将为人媳妇能做到的一切本分都做到了最好。有时候婆婆看上去总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的,她看在眼里,有事没事的时候就坐到婆婆旁边陪着她一起闲聊,拉拉家常,在天气好也方便的时候就带着婆婆到外面四处转一转,宽宽老人家的心,不让她因为整天只能呆在房子里而变得忧郁。为了让婆婆身体恢复的更好些,她不嫌脏不嫌累,自觉地经常起给婆婆按摩,几年来从未间断。有些不知内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母说:“老人家,养闺女就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多有福气呀!”她婆母听了总是笑眯眯地说:“可不是,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修来了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

看着婆婆病情如此严重,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陪婆婆说说话,期待能让婆婆开口说话。每天做好饭,她盛好第一碗饭端给婆婆;平日里,经常买婆婆喜欢吃的零食;冬天天气好时,和丈夫一起牵着婆婆下楼晒晒太阳;婆婆有时有些大小便失禁,常常把尿屎拉到身上,她和丈夫特意买老年人用尿不湿给

老人用。有时到外边办事,她就把婆婆安置好在房里,还给她准备了一个小便桶。结果,婆婆把尿洒得满屋都是,有时好好的被子都被她撕成好几段,棉絮这里一堆,那里一团,这让房间里充满不堪忍受的异味,一般人稍微一闻就会呕吐,但她却从来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整理、收拾房子,把撕碎的被子重新换条新的;还为婆婆擦洗好,拿干净的衣服给婆婆换下。为照顾患病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同样身体不好的父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不但把精力放在照料婆婆的身上,还十分爱丈夫、爱女儿,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她默默地承担起全部家务,用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韧性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爱心呵护家庭每一个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小家庭。百善孝为先,多年孝老情。**无微不至侍奉着病重的婆婆,用如水般平静地孝心践行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千古名言,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篇五】

**村**家,他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思想进步,邻里互助,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扬。

1991年,**刚结婚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为了改善生活,她

到处“取经”,学习技术和经验,经过多方的考察和筛选,她做起了网绳、草编生意,每天起早贪黑跑走街串巷、跑集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付出,家里的条件改善了。同时,她鼓励弟弟也做网绳、草编生意,为弟弟以后成家创业打下了基础。

1994年**放下“地区优秀教师”的荣誉,放弃教师稳定的收入和转正机会,顶着家人的反对和村民的质疑,接手了当年谁都不愿意管的“黑三角”村。上任20多年,开展打井、调整土地、宅基规划等工作困难重重,但是她不退缩,勇往直前。为了村的长远发展,得罪人的事儿走在前头,吃苦受累的活自己先带头干,终于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现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乡、甚至全县农村的标杆。

**年春,**的公公因癌症生命垂危,夫妇两人把婆婆及公公一起接到自己家中,并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夫妻俩陪伴公公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把婆婆当做自己最亲的人,生活用品、零食、包括换季的衣服都是她想着买。在她的影响下,**村婆媳关系处的都非常好,成为周围村的楷模。她把侄子视做自己的儿子、把弟媳当做自己的妹妹,只要家中有什么事情弟弟、弟媳总找她商量,她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她们夫妇结婚至今,从没有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夫妻两相

互扶持。从**当村支部书记以来,丈夫孙佃东积极支持妻子的工作,**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所以丈夫的教师工作干得十分出色,**年提拔为勃李中学校长。她对老小更是体贴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抢着做家务,在婆婆心里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

**这个家庭是人们向往的和谐家庭,也是今天具备时代特色的最美家庭,这样的家庭多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更加暖意融融。

最美家庭好媳妇篇三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6篇

【篇一】

尽管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早晨的xx河畔还是清风习习,趁火红的太阳还没有发出太耀眼的热光,xx推着轮椅往家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看得出她对眼前这个儿媳充满了爱意。

十年了,xx每天都是这样无微不至地侍候瘫痪的婆婆xx。在xx县金山社区移民新村,村民们都说xx老人是不幸的,因为她饱尝了人间太多的辛酸,但是她又是非常有福气的,因为她有一位至孝至善的好儿媳——xx。

xx老人是不幸的今年八十岁高龄的xx是一位勤劳淳朴的农村妇女,从xx县xx镇同康村嫁到相邻的珊瑚乡彩坑村。她的丈夫张泰光是一位担任了二十多年村支书的老党员,因为丈夫长期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农活都落在xx的身上,她生养了三个儿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可想有多么艰难,但是她都挺过来了。后来儿子相继成家,两位老人和小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xx年,因为xx建设,xx和村里的人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土,被安排移民到xx县金山社区移民新村,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移民后的第二年,xx的丈夫,也就是这位老支书张泰光,因突发脑溢血一夜之间猝然离世。丧夫之痛让xx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可是不幸仍频频降临在她身上,xx年她突发脑血栓而瘫痪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就在这一年,她的大儿子被检查出胃癌,她的二儿子被检查出肠癌,而且都已经到了晚期,后来相继离开了人世。命运降临在xx身上的不幸令人叹惋,但是我们也为她感到庆幸,因为她有一位——好儿媳xx。

喂饭、穿衣、洗澡,十年来,从未间断地照顾瘫痪婆婆孝敬婆婆,那是自己责任。

xx自1986年嫁到张家以来对婚后生活很满意,丈夫张民福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乡政府上班,她带着孩子在家耕种。那时候,虽然家庭收入一般,但是公婆身体硬朗,一家人和谐美满。移民到县城后,没有农田了,她就骑三轮车,打打小工,后来在工厂给工人做饭。“一家三代人那时候生活是很幸福的,没想到后来一连串的变故,改变了我家的情况。”xx说。现在照顾老人的任务全部落在xx一个人身上。“两个哥哥都不幸离世,我应该照顾好老人,可是我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有时候周末要加班也不能回家。”张民福说,他老母亲那次发病住院两个多月,出院后,原本是在工厂上班的xx可以拿到xx多元工资。看到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xx主动提出“外面钱再多也不挣了,自己留在家里侍候婆婆。”就这样,xx十年来始终没有走出这个家门,常年厮守在婆婆的身边。“儿媳和女儿是一样的,既然嫁到了张家,丈夫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侍候好老人是自己的责任。”

不离不弃,那是心中有爱

一个人常年侍候瘫痪婆婆,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别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喂饭、洗澡、穿衣这些都是每日必须要做的。老人吞咽困难每餐要特意熬粥;随着病情加重,老人对稀饭也难以下咽,只好每餐变着花样给人蒸米糊、煮馄沌、煮烂面条给婆婆吃。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去理发店理发,xx就自己给她剪,刚开始剪不好,现在已经很熟练了;更难办的是老人大小便失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尿湿弄脏了,多的时候一天要换7、8条裤子,就是在冬天用了纸尿裤,也经常会弄脏。老人不仅行动不能自理,也丧失了语言能力。需要什么只能通过咿咿呀呀的发音和比划,只有xx能很快明白老人的意思,并满足老人需要。问及这几年来侍候婆婆的经历,即使xx丝毫没有怨言,只是很自豪地说,她算是尽心了,老人这些年来全部是她喂饭的,每次大小便都是她打理,几年来从没因尿炕而睡湿被褥。“老人这辈子不容易,老来遭受病痛折磨瘫痪了,当晚辈的没有理由不好好照顾,谁都有老的时候。”xx说,婆婆瘫痪后,每天夜里她都会帮她翻身,由于遭受病痛的折磨,老人晚上经常无法入睡,xx就陪着她说话,给她按摩身体,有时就打开电视陪老人看到凌晨三、四点。只要不下雨,她都会推着老人出去走走,就像我们开头所见到的那样。xx年冬天,老人又一次发病昏迷了,周围的人都说这次救不过来了,花了钱还让老人遭罪,但是xx立即拨打了120,把老人送去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老人总算醒过来了,从那以后,xx更是寸步不离婆婆。她说以前婆婆对她很好,即使还有一线希望,她绝不会放弃,万一婆婆有个三长两短,她会很伤心的。

苦守孝道,那是做人标准常言说:床头百日无孝子,而xx冬去春来十个年头,照顾瘫痪的婆婆无怨无悔,在当地村民中被誉为“天下难找”的“最美媳妇”。

xx说,这些年来,她在侍候婆婆时,也流了很多泪,不是因为照顾老人不能出去打工挣钱,而是老人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她就会躲在一边抹眼泪,而转过脸来,还得对婆婆满脸赔笑,以防止老人不安心养病。“这些年来,xx从没走过娘家,她的母亲也是年事已高了,但是她分不开身去照顾,这让她感到很内疚。有一次,张民福单位组织家属去旅游,他想让从未出过远门的xx出去玩一次,xx虽然很想去见识下外面的世界,去坐坐火车,但是,最后她还是放心不下婆婆,放弃了出去旅游的机会。xx今年已经53岁了,由于长期操劳,犯有严重的腰椎病,经常疼得直不起腰来,但她从不在婆婆面前表现出难受的样子。村干部说,基于她家的情况,给予xx老人残疾补助,逢年过节,村里也会力所能及地对她家给予帮扶。“老人活着一天,我就得好好地照顾一天,我不能因为自己没去做而留下任何遗憾。”xx说,作为张家的儿媳,不离不弃照顾老人是应该的,孝敬老人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

【篇二】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拥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爱人、我、一个活泼懂事的儿子、还有公公、婆婆。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具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十多年来,我和老公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公创业,儿子懂事好学,公公婆婆勤劳善良,受到了邻居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孝顺和勤劳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关心体贴老公,为了让老公能安心工作,平日里我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同时协助老公管理业务。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我倍感欣慰。孝敬老人长辈是家和谐的重要因素,对于家里的老人长辈都能尽责尽孝,每当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我就是如同吃了蜜糠一样和甜。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我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说起儿子,是我和老公的最好的骄傲,儿子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特别是在前四年,公公得了结肠癌,那时候花了十多万才挽回公公的生命,就在那时候儿子把所有的压岁钱都拿出来了,他用红包还包了很好,总共有三千多元,儿子找我说,妈妈这钱拿去给爷爷治病,爷爷的病重要,就在那时我的眼泪都出来了,看到孩子如此孝顺,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邻居们一致称赞和好评孩子。

想要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离不开左邻右舍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相处上,我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我们家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篇三】

xx今年51岁,家住xx区xx镇xx村,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的农家妇女。她的家里是虽然是一家三代在一起居住,生活非常和睦。最可贵的是她多年如一日的照顾瘫痪在床上的婆婆,从来无怨无悔,受到全村人的一致称赞。

老太太瘫痪在床后,可难坏了xx的丈夫,他心里老是想着妻子如何对待母亲之事,如果对待不好,母亲又怎么想呢,常言说的好病常无孝子呀,丈夫的心思被xx看在眼里,她反过来还得劝丈夫,既然我们是夫妻,照顾老人就是我们的责任,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一定会照顾好老母亲的,让她幸福地安度晚年。

xx既得操持家务,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细心地照顾瘫在炕上的婆婆,她不仅要每天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的喂,还要每天按时给婆婆擦床端尿。定时为婆婆洗头,擦身,翻身、按摩……每当为婆婆做完这一系列的护理,她都累得满头大汗,浑身酸痛。

在她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婆婆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婆婆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婆婆时,婆婆都会流着激动的泪向他们诉说,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命好,有这样孝顺的好媳妇。儿媳心细,有耐心,从不因侍候婆婆而抱怨一句,从不因肩上的担子重而发一次脾气,婆婆每天看到的是她那张关切、疼爱婆婆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句句关心体贴的问候:妈,今天好些吗?妈今天你想吃点啥呀……每天婆婆看到儿媳为她做完一系列的护理后,头上的汗珠,总心疼地拉着儿媳的手流着泪水:“孩子,妈妈拖累你了,以后,不用为我经常洗头、洗脚、按摩了,妈实在不忍心让你整天这么辛苦呀。”听着婆婆这么一说,xx非常感动,并笑着对婆婆说:“妈,您放心,我年轻,身体棒呢,再说孝敬您、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善良的儿媳呀。

xx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二十多年如一日擦屎端尿,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从没有怨言,无论多忙,照顾老人从不马虎的,一日三餐顿顿为老太太盛好,一口一口地喂,喂完老太太自己再吃,把好吃的总要多给婆婆吃,受xx的熏陶,孩子放学回来也自觉的伺候奶奶。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就连吃的都一样。婆婆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

xx二十多年如一日伺候瘫痪在床的婆婆,使全村广大妇女在生活中受到影响和启迪,社会风气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起来,xx在尊老敬老举动赢得了全村广大妇女的感激,敬重。xx的婆婆逢人必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今生算积德了,娶了这样一个好媳妇,让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别看我身体不能动弹,可我过的可开心了,心里亮堂堂的”。左邻右舍提起xx都竖起大母指,xx就是这样,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以一颗爱心为久病在床的婆婆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篇四】

xx县xx镇xx村——xx

xx,一位名字简单,生活简单,热爱教育的普通乡村教师,土生土长的开封人。2013年毕业以后,就走上了我们xx县神圣的三尺讲台,是xx县xx镇一名普通的教师。她出生在开封市杞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她排行老四,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是家里的宠儿,有爸妈的疼爱,兄弟姐妹的关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从小就教育她:百善孝为先。

2010年9月——2013年7月在xx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毕业之后因为热爱xx这个城市,所以选择留在这里,经过努力顺利的通过特岗招聘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农村教师。2016年6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为人正派、有担当的男孩,品行端庄的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谈理想、谈追求,谈如何孝敬父母,一呼一应,心心相印,从相识、相恋到相爱,终成眷属,幸福的结合在一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2016年11月她与丈夫结婚,公公婆婆有两个儿子,没有闺女,她对公公婆婆说,“你们以前没闺女,现在我来了,我就是你们的闺女”。因为她的老公是老大,弟弟还在上学,所以为了相互有个照应,一直与公公婆婆一直生活在一起,相处这么长时间,一家人其乐融融,从未发生过矛盾和摩擦,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可是好景不长,2018年大年凌晨四点,她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公公和老公都没在家,听到婆婆的喊声,她一下从梦中惊醒了,立马跑到婆婆房间,看到婆婆靠在床边上,胳膊和腿都没有了力气,她自己试图将婆婆从地上拉到床上,可是她拉不动,就赶忙喊醒了还在熟睡的弟弟,他们两人一起把婆婆抬到了床上,她让弟弟准备去医院的东西,自己赶紧去开车。冬天的凌晨四点天还未亮,一向胆小的她此刻忘记了害怕,心里只想着要赶快开车送婆婆去医院接受治疗,送到xx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医生检查之后,确诊脑梗,血压190多,她的头轰轰的,但是在心里她告诫自己,要挺住,要对婆婆有信心。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每天她都陪在病房,为婆婆按摩,喂婆婆吃饭,给她换洗衣物,协助她上厕所,同病房的就问公公,这是你们家闺女吗?公公笑了,他说不是,这是我儿媳妇,病友就说:真是太好了,很少见到这么好的儿媳妇,真羡慕。但是xx她并未觉得自己有多好,她觉得只是做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公公婆婆对她一直都特别好,把她当自己亲孩子看待,她只是人心换人心,做了她分内的事情。

出院之后,婆婆并没有完全好,还需要好长时间进行恢复,她为了让但她从未有过怨言,对婆婆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方方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回开封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妈妈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她说:“妈,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儿媳,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是您啊!”妈妈鼓励安慰她,好好侍奉你婆婆,妈妈会照顾好自己,况且还有你哥哥姐姐呢,你尽管放心。婆婆早日康复,经常陪婆婆练习走路,为婆婆梳头发,剪指甲,为了避免婆婆无聊,经常陪婆婆聊天,开导婆婆,让她保持好心情,放宽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公说:她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xx夫妇,结婚几年一直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一起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和打闹,老公在消防队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她就很理解老公,让他安心工作,家里有她在,免了老公的后顾之忧。对邻居,对长辈尊敬、孝顺,真诚善良、平等待人、礼貌待客、互帮互助,从未与邻居发生任何矛盾纠纷,受到众乡邻的敬重。

xx夫妇几年如一日,一家生活俭朴,洁身自爱,勤劳致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品位,做到老少不欺。她严厉教育两个儿子,让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礼让别人、勤俭节约。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积极帮助村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艰苦节约,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领导说:“她干工作一个顶俩”,她从事教师工作已经五年了,五年来,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耕耘,以校为家,甘于奉献。宿舍是她幸福的小家,学校是她温暖的大家。在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手足”,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忙。

应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的职责”。明白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她在用自我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孝顺父母,她团结邻里,她勤奋敬业,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走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像xx这样的好媳妇何愁家庭不和睦、四邻不友好、社会不和谐?

【篇五】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在剑秋路社区却有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瘫痪在床的公公和年近80岁的老母亲的好媳妇好女儿——**。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多次被评为北戴河区“五好家庭”、“好儿媳、好女儿”。作为好儿媳,**没有泣天感地的事迹,没有感人肺腑的表白,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宣传报道。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女,49岁,是剑秋路社区的一名普通下岗女工。五口之家。丈夫是一名普通工人。上有90多岁不能自理的公公、有近80岁的母亲,下有一个读研究生的女儿。家庭生活很困难。自打结婚起,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公婆身体不好,自婆婆去世后,因丈夫工作繁忙,照顾公公、母亲的重担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九十岁的老公公身体不好,牙口也不好,她就给他们做些可口清淡的饭菜,公公不爱吃米饭,她就换着样的给老公公做些面饭。十多年来,没和公公红过一次脸,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婆婆在的时候都是婆婆给公公理发,婆婆病逝多年了,他就学着给公公理发,理发是用的老式的推子,也不会用,把手都磨出了泡,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就学会了。平时为老人洗衣、买药、带公公去看病,想到老人一辈子也不容易,孝敬老人是她们的义务,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照顾老人要用心去关爱。公公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他落下了不少的病根,神经衰弱,腰腿痛病,心脏也不好,为了让公公身体健康,**四处为他求医,**在饮食上,尽量调剂着吃。老公公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她经常给老人洗头、洗脚、按摩,在她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公公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公公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公公时,公公都会流着激动的泪向他们诉说,他虽然身体不好,但他命好,有这样孝顺的好儿媳。儿媳心细,有耐心,从不因侍候公公而抱怨一句,从不因肩上的担子重而发一次脾气,公公每天看到的是她那张关切、疼爱公公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句句关心体贴的问候:爸,今天好些吗?爸今天你想吃点啥呀......,每天儿媳为他做完一系列的护理后,公公看到儿媳额头上的汗珠,总心疼地的流着泪水,孩子,爸爸拖累你了,以后,不用为我经常洗头、洗脚、按摩了,爸实在不忍心让你整天这么辛苦呀,听着公公这么一说,素华非常感动,并笑着对公公说:爸,您放心,我年轻,身体棒呢,再说孝敬您,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善良的儿媳呀。

为了使老公公睡着舒适不得褥疮,老公公的被褥,她总是经常拆洗凉晒,让老人盖着舒坦,到了夏季,不管活多忙,**总是把老公公的衣服勤洗勤换,每天都为老人擦身洗肢,天热了,一有时间**就把老人背到外面乘凉,怕老人闷得慌,给老人买了录音机,让老人听节目消磨时间,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受**的熏陶,孩子从小放学回来也自觉的帮助伺候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伺候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社区在板报和一些活动中进行了宣传,使社区广大妇女在生活中受到影响和启迪,社会风气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起来,**在尊老敬老举动赢得了社区广大妇女的感动、敬重。**的公公逢人必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今生算积德了,娶了这样一个好媳妇,让他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别看他身体不能动弹,可他过的可开心了,心里亮莹莹的”。**的大姑姐更是逢人必讲,老公公在**跟前照顾她们是一百个放心,整天比她们这做女儿的照顾的还周到呢。左邻右舍提起**都竖起大拇指,**就是这样,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以一颗爱心为不能自理的公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常说:对待老人要无微不至,要有耐心,老人不图吃得好,穿得好,只要心情好,不生气就行,让老人过上舒适幸福的晚年,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她的母亲已近80岁,身体不好,患有胆囊炎,医生提出平时饮食要特别注意,多吃流食,容易消化,不能吃米饭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针对母亲的身体情况,她在饮食上不厌其烦的为老人变换花样让老人吃的可口。最近由于老人年龄大了又增加了高血压等病,为给母亲治病,她省吃简用省下钱来为老人治病。这些年来她就是这样始终如一的照顾老人。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她,她就热心去帮助人家,邻居都夸她是一个贤惠、孝顺的好儿媳、好女儿,自己心理也很欣慰。她和邻居和睦相处,从没有闹过矛盾,多次被评为北戴河区“五好家庭”、“好儿媳、好女儿”。

下岗后,她想就自己家里的现状,不能呆在家里,应该干点什么工作挣钱贴补家用。于是,她就找到了社区,在社区各位领导的帮助下,干起了清洁工这一行。一晃已经干了7年。她很珍惜这个岗位,所以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冒着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大街小巷里,为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让居民有个舒适的好心情,让游人有个好印象,用她的辛勤劳动换来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心理感到特别的高兴。几十年的媳妇生活,使**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但她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心的好妻子;女儿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篇六】

托尔斯泰说:“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对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面对着人类哺育孩子、照顾后代的基本责任,很多有共同爱好与理想的人们走到了一起。家

庭,构成了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组织,并以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建设。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我们家爸爸是**人,大学毕业后来**工作,现在将近有10年了。远离家乡,人生地不熟,但是他工作敬业、乐于奉献,目前为止在**一中带了三届学生,为**教育事业做了一点能做的事情。妈妈是**镇农村的贫家女出身,也是通过了个人的奋斗,目前在**中医院上班。201*年秋冬时候,两个青年相遇、相知,并最终走到一起。一年后,迎来了一对可爱的小孩。

这是一个团结、亲密和互助的家庭,这种精神来自于家庭的传承。爸爸和妈妈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他们知道父母的劳苦与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的贫苦给两个人,从小时候的就是责任和吃苦耐劳的基本品质。201*年,妈妈还是医院的待聘护士,没有收入。孩子出世后,一直都是外公外婆在帮着带,生活方面也是贴补了不少。小孩的外婆很主动地承担了招呼两个外孙的工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真正切切的给这个刚组建的小家庭以“实惠”。在大多数人家一个孩子请一到两个保姆的时候,孩子外婆一个人在照顾两个小孩。当然,在没有课的时候,带着学生的作业回家带孩子,也成为了爸爸工作方面的“特色”!

两个孩子,主要只有爸爸的工资,有时候真是没有奶粉钱。这要说201*年一中教师的真实情况,很多人都会笑,但情况确实这样。为此,爸爸想过去财务室借钱,也想过去打临工……

物质贫乏,两个青年人还刚进入工作岗位,收入水平低,但是他们坚定生活越来越好。也正是这种精神的的鼓励下,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老人、单位的帮助与支持把生活过的不再艰难。

二、爱岗敬业、勤俭持家

单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工资报酬的基本场所,也是体现社会价值、获得社会尊重与认可的重要平台。爱岗敬业,热爱劳动,积极奉献,进而在劳动中获得劳动者应有的存在感与获得感,取得收入用以个人的相关发展。

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单位都很体面,工作虽然压力大,任务重,但是两人从来不给单位添麻烦,也坚决不给单位拖后腿。爸爸的文笔不错,在单位上写点东西什么的,算得上能手。他还在工作之余,骑着自行车跑大街,制作了**公交线路图,那在201*年前**市的公交站牌很多没有规范。他还亲自走访各大银行,制作了金融单位线路图,方便了同事和身边的很多人。热爱公益,有爱心,没想着图什么回报。因为他觉得,付出自己的努力,看着别人很实用就好。

妈妈的由待聘到招聘成功,是在生产后的事情。晚上等娃睡觉后,看书背题,熬夜看书,令人难以忘记的是她笔试的晚上,一家人动员起来哄孩子就为她能够睡得好点,考试顺利。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式工作后,她积极工作,很快在科室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三班倒,每个周期一个中班一个夜班,两个孩子放到外婆家住,这已然成为了这个家庭固定不变的成例。

最美家庭好媳妇篇四

孝亲敬老道德模范--李玉花

张玉花,女,1966年7月生,县乡人,初中毕业。1985年,与社村民张万军结为伴侣。

丈夫张万军祖上三代皆为靠天吃饭的农民,家境虽不算富裕,但凭勤劳质朴的家风,生活还算幸福。

1987年5月,张万军之长子张奇出生,老张家添丁,全家喜悦,但随着张奇的成长,张万军夫妇发现自己的孩子反应较同龄孩子迟钝,经县医院诊断为轻度智力障碍。

1989年3月,张万军之次子张峰出生,上奉高龄双亲,下育年幼子女,张万军夫妇生活的负担一天天加重。但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张万军夫妇用勤劳的耕作,努力的让父母安享晚年。2000年12月,父亲张学义因脑溢血,在家中安详的离去。

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6月,在市打工的张万军,因车祸不治身亡。照顾年迈婆婆、智障儿子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李玉花身上。

张万军姐弟七人,其弟张万帅、张万雄于1992年、1996年成家,姐姐张万英、张万芳,妹妹张万萍、张万珍也都相继出嫁。二弟张万权在做摩托车销售代理,三弟张万雄在 搞建材装修生意,经济收入可观。为减轻李玉花生活负担,1

兄弟二人多次提出照顾母亲的要求时,都遭到了李玉花的拒绝。

2005年6月,婆婆突然中风,在县住院的三十多天里,李玉花喂药、喂水、喂饭,梳头、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三十多个日夜,李玉花曾多次中暑呕吐、晕倒,但她从未耽误过一次,她默默无闻的行为,深深感染着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着医生和护士,曾一度被医院传为佳话。

出院后,李玉花婆婆留下了后遗症,半身瘫痪,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李玉花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李玉花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脚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李玉花每月都要给她修剪一次,之前都先用温盐开水将婆婆的手或脚浸泡半个多小时,待指甲或趾甲软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细心地一个一个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发红了、关节发肿了,她没叫苦,没说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大写着人间的至孝真情。

婆婆知道自己半身不遂,起不了床,虽然有孝顺的儿媳侍候着,但想着媳妇要照顾孙子生活、上学,她就这样成了家里人的拖累,看着一天天消瘦下去的儿媳妇,她逐渐消沉,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甚至有时候故意刁难媳妇做的饭菜,好让媳妇生气,放弃自己,但是媳妇还是一如既往的伺候,饭菜咸了、腻了,就端回去重做,为的就是让婆婆感受到婆媳共同撑起这个家的信心,坚定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婆婆因为痛失长子,形成了多年的失眠症,李玉花不顾一天的疲劳,每天晚上陪着婆婆,给她按摩、说宽心话直至她入眠,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熬就是12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玉花的细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慢慢的开始恢复。

李玉花婆婆有4个女儿,但比起细心照料方面,婆婆总会说:“媳妇比我的女儿的还贴心还孝顺!”

因为常年照顾多病婆婆、智障儿子,李玉花每天很少能睡个安稳觉,今年50岁不到李玉花,冠心病、支气管炎……已是病痛缠身。“也有人劝我说,把儿子送到福利院,我上了年龄根本照顾不了。可是,再傻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只要我活一天我就得照顾他一天,不能因为照顾婆婆放弃儿子,更不能因照顾儿子放弃婆婆。”李玉花说。

李玉花为人正直、乐于助人,邻里关系融洽。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田间耕作,只要别人需要帮助,李玉花从不推辞,村上的人都称她是村的“活雷锋”,口碑载道。邻庄的村的王凤山一直对李玉花事迹赞口不绝,更不嫌弃李玉花的智障儿子,和李玉花结为亲家。

现如今,李玉花婆婆已经83岁高龄,一度失去的语言能力失而复得,就连瘫痪的右手也重新恢复了功能,身体状况奇迹般地与正常人无异;次子张峰从大学毕业,现供职于公司,更加欣慰的是,李玉花之孙张怀贤也以牙牙学语,健康快乐的成长。李玉花以至诚至孝的举动,演绎着新时代少有的“四世同堂”。

每逢节假日,在外工作生活的叔伯妯娌、侄儿侄女们,都要来看望老人。这也是李玉花最繁忙的时候。她迎来送往,接待应酬,有时候一天要做好几顿不同的饭菜,招待亲友,她从无怨言,其孝道家风,名传乡曲。

李玉花先后获县委2012年“孝亲敬老道德好儿女”称号,获乡党委、乡政府授予的2013年“道德素质大讲堂先进人物”称号,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3年获村“尊老爱幼好媳妇”称号。

最美家庭好媳妇篇五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阜新市新邱区xx街道xx社区有这么一位好儿媳,多少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照顾年幼的小叔子和小姑子。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儿媳名,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敬老人的好儿媳,她的可敬可爱和高尚情操广为传颂。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微微一笑,淡淡地说:“我这也不算什么,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他是孝媳、贤妻、更是良母。她公婆说:“有好儿女不如有个好媳妇”。

年月日,李家迎来了大喜的日子。大儿子儿子名的婚礼时李家人喜气洋洋,就连卧病在床的父亲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久之后,当亲朋问起儿媳儿媳名为什么会嫁给父亲卧病在床,下面还有5个弟妹,母亲又没有收入,全靠他自己一个人养家的儿子名时,儿媳名只轻轻地到:我看他可怜。儿媳名用一句最朴实的话道出了她善良的心。而她用这份善良和儿子名一起,相互扶持,孝敬老人,爱护弟妹,为李家撑起了一片天。

新婚的日子本是两个人的美好时光,可是儿媳名从嫁入李家起,又没了自己的空间,每天帮助婆婆照顾卧床的公公,和年幼的弟妹。这个家因为儿媳名的到来,开始有了欢笑。而在这年冬天,悲伤的气氛又一次在这个家里弥漫。深冬的季节公公终在经受了多年的病痛之后离开了人世。在婆婆和弟妹东在悲伤中时,儿子名和儿媳名已经开始默默地张罗父亲的丧事。父亲走了,日子还得过。在父亲走后的头几年,母亲一直处于深深地悲伤之中,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儿媳名身上。儿媳名每天4点钟就起床,收拾房间,打扫院子,为婆婆、丈夫和弟妹做饭,在照顾较小的弟妹吃过饭并送他们上学后,自己才去上班。晚上回来第一时间就要做饭,照顾弟妹,为家人洗,在闲暇时还要陪婆婆聊天,开解婆婆„„

时间匆匆,母亲一步步又悲伤中走了出来,这个家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这一天,儿子名和儿媳名带了了一个让全家人兴奋的消息。儿媳名怀孕了,一个新生命将来到李家。这个小生命的到来为李家点燃了幸福的引线。这段时间是李家也是儿媳名最幸福的时间。儿子的到来,不久之后弟弟结婚,妹妹出嫁,喜事接连来到李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让人君德短暂的。年,噩耗有一次传来。母亲被查出了患有糖尿病。儿媳名在照顾弟妹和年幼的儿子的同时,又开始照顾重病的婆婆。

年月日儿媳名在和丈夫儿子名商量后,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婆婆和弟妹。儿媳名每天除了照顾婆婆、和弟妹的饮食起居,还要每隔一天带婆婆去医院透析。婆婆的身体每况愈下,演变成糖尿病综合征,并已经有心衰的症状,一年几次入院,每年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儿媳名开始忙里在医院和家之间,每天早上做完早饭,安排好弟妹,就匆忙的去给照顾婆婆,晚上弟妹回家的时间,她还要回来给弟妹做饭,做完后又去医院守夜。那段时间,她给丈夫和弟妹的饭菜中有青菜,给婆婆的饭菜中有鸡有肉,可为了省钱,自己每天偷偷地啃着咸菜。儿媳名的身体日渐消瘦,而婆婆却在儿媳名的精心照顾下越发的精神。

婆婆了解儿媳名的苦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帮她。一次儿媳名出去买菜。为婆婆订的牛奶到了,婆婆想自己下楼也没问题,就下楼去帮忙去牛奶,结果不慎摔下楼梯。儿媳名回来时看见摔在楼梯上的婆婆非常着急,立马拨打120,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婆婆的腿摔成了骨折。又一次入院,在这段时间里,儿媳名为了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婆婆出院后,儿媳名再家庭经济情况拮据的情况下,在中心医院旁边租了房子,以方便婆婆腿伤未愈进行透析治疗。每隔一天,儿媳名就要把婆婆的轮椅抱下楼,再背上婆婆,到楼下在把婆婆放到轮椅上推婆婆去透析。及时在不需要透析的日子里,这样的工作也在每天进行着,以为儿媳名听大夫说晒太阳能补钙,就每天带着婆婆去晒太阳。她始终让老人的房间里保持着洁净舒适。她端屎接尿洗衣喂饭,翻身子换被褥,帮婆婆洗脸、擦身、换衣服。一日三餐都由她来张罗,每餐都要亲自端到老人面前,甚至喂到老人口中,凡是老人不能自理的,全由也来为其服务。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躺了两年多,她坚持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好儿媳,我家儿媳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儿媳名在每天婆婆入睡后,就开始偷偷地做手工填补家用,在医院旁边租房的一年半时间里,所有的房租和生活费用都是由儿媳名熬夜做手工赚得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儿媳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儿子。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最喜欢吃的东西,总是先拿给奶奶吃,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奶奶病了,女儿一晚上不离奶奶左右,把奶奶感动的只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会遇上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也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参见工作之后,他去了内蒙,而只要有时间,就会赶回来看奶奶,经常守在奶奶身边,为奶奶的讲故事。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领导说“他干工作一个顶俩。” 儿媳名家的故事在周流传。附近的人都称赞她是模范媳妇,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的责任,老人家能多活一天,都是我们的福气,吃苦受累也是应该的,我不希望老人走了,在心里留下遗憾。”话虽朴实,却让人感受到背后沉甸甸的付出和真挚的感情。过度的操劳,使年仅xx岁的儿媳名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沧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无不显现出她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多年来,儿媳名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坚定着对家庭的信念,面对重重困难和打击,不抛弃、不放弃,把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美德在一天天、一年年的平凡又平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传承下去。她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和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照着这个和睦的家庭,为创建文明家庭树立了榜样。

推荐访问:最美 合集 媳妇 最美家庭好媳妇(合集) 2023年最美家庭好媳妇(5篇) 最美家庭好媳妇范文